首页

踩踏调教小说

时间:2025-05-30 02:16:31 作者:紧扣两个关键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浏览量:74947

  【光明时评】

  作者:马小强(江苏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讲师)

  近日,2025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会前集中采访活动新闻通气会举行,通报了2024年以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成果成效。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长三角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突破33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达24.7%;今年一季度,长三角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超过25%。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功能得以不断巩固提升。

  长三角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这里以全国约4%的国土面积,聚集了全国约1/4的“双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3的高新技术企业,1/2的科创板上市公司。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巩固提升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功能,对于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8年来,三省一市已连续实施3轮“三年行动计划”,共计推出702项重点任务,前两轮完成率均在90%以上。2023年11月,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在上海召开。当前,三省一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紧紧围绕“四个统筹”和“五项任务”,推动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功能全面落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稳定器”“主引擎”作用不断凸显。

  更好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三省一市的深切寄望,更是明确要求。去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持续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指出“要深刻领会党中央战略意图,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更大突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构建跨行政区合作发展新机制”。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区域肩负着“增长极、动力源、试验田”的责任担当。

  上海和长三角区域不仅能够提供优质产品,还可以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聚焦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是题中应有之义。“上海光源”和“合肥光源”强强联合,共建第四代大科学装置“合肥先进光源”,探路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新能源汽车形成“4小时产业圈”,每12分钟下线一台“全长三角造”机器人,类似的产业协同创新,如今在长三角地区比比皆是。依托G60科创走廊等协同创新通道,长三角地区正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率先实现“同城待遇”。加快完善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打破地区分割和行政壁垒,是关键所在。作为长三角硬件联通和机制协同取得新突破的标志性事件,去年年底,沪苏湖高铁开通运营,环沪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成立,“轨道上的长三角”率先成为现实。截至2024年,长三角地区曾列入行动计划的17条断头路已打通16条;高铁通车里程从2018年的4150公里快速拓展至近8000公里;医保异地结算惠及4600万人次,众多首创性改革不胜枚举。

  积极推进高层次协同开放,打造双循环战略枢纽,是切中要害之举。在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方面,《区域绿道贯通标准》成为国内首部跨省域绿道建设标准,《促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条例》首次提出“跨区域许可互认”制度。此外,在加快提升区域市场一体化水平、有力拓展城市合作广度深度、着力提升安全发展能力等方面,也已形成大量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应聚焦重点、谋早谋实,不断巩固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功能,推动一体化发展行稳致远。

  《光明日报》(2025年05月29日 03版)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秋日“秦直道”:莽莽林海层林尽染

在广东援藏的支持下,林芝市农业总产值由1994年的2.4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20.4亿元。广东先后向林芝输送各类涉农专家、人才近400名,组织林芝300余名农业系统干部人才赴粤交流学习;推动林芝成功创建国家优势产业集群1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和产业强镇6个;林芝有效期内“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数量140余个,居西藏首位;推动建立“保温养殖”整套技术体系和可复制养殖模式,实现高原渔业从无到有;推动波密县、察隅县和墨脱县茶叶品种多样化,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田间管理水平,让林芝小茶叶“变身”大产业;在林芝成功创建西藏首家县级兽医实验室和首家国家级动物疫病净化场;全程持续推动林芝市农畜产品质检中心筹建与建设,高质量通过自治区“双认证”评审,率先在“三农”领域创建“青年文明号”,综合建设水平跃居西藏前列。

海南舰编队顺利抵达香港 开启为期5天访问活动

班玛更珠,又名严永山,藏族,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2008年入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藏学》杂志社,担任《中国藏学》汉文版编辑。2012年,调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从事西藏历史和藏族文化研究工作。先后参与完成《西藏通史》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多次承担社会调研和涉藏外宣工作,在国内相关学术期刊上用藏、汉双语单独发表学术论文、译文、综述、文章近百篇。

北京市丰台区一公司涉嫌违规组织开展学科培训被调查

从促其成才的真心中来。有人说,人这一生苦苦寻找的,无非是被肯定的价值感和被需要的归属感。建功立业、有所作为,是每名官兵的追求。让人有成就感的单位,没有人愿意离开。正所谓,“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相反,如果无用武之地,体现不出其价值,久而久之,不是荒废,就是流失。提高单位的向心力,各级领导应拴住官兵的事业心,努力为官兵营造实现价值的创业环境、激发动能的制度环境、满足追求的价值环境,真心实意地为官兵的成长进步铺路子、压担子、当梯子、给位子,做到智者用其谋、勇者用其威、怯者用其慎,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湘渝滇黔及华北东北等地有强降雨

进入嘎拉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标语映入眼帘。村道干净整洁,家家户户院子里种有桃、李、苹果及葡萄等,不时有自驾游客前来“打卡”。

【世界说】美墨边境死亡人数连年增加……美媒:数量庞大的监控设备将寻求庇护者和移民引入“致命陷阱”

本次征集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和青年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网络育人能力,充分展现社会各界建好用好大思政课的新探索、新突破、新成果,推动大思政课持续发挥培根固本、铸魂育人的重要作用。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